擅长持续性房颤、复杂室上速、复杂房扑及各种复杂室早、器质室速(心梗后室速、心外膜室速等)的导管消融,个人年平均手术量超过1500例。
作为负责人承担并参与国家“十四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科委等多项课题。曾应邀赴国内80余家三甲医院协助开展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在国内率先应用Marshall静脉化学消融治疗二尖瓣峡部依赖房扑和持续性房颤;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左房顶部线阻滞评价简化标准;首次系统总结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房间隔穿刺的方法;在国际上较早提出先心病外科术中预防性干预潜在关键传导峡部预防大折返房扑的观点,为国际指南共识引用;系统总结了多种复杂房扑的临床特点及消融策略;参与组织和具体实施了国内首个持续性房颤消融策略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全程参与了持续性房颤2C3L消融策略的建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Eurointervention、JACC EP、EUROPACE、JCE等经典心血管介入及电生理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