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熠达教授牵头,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为主中心开展的心血管领域的多中心登记注册队列研究,主要研究目标为器械安全性主动监测,现已入组患者约2万人(包含但不限于:介入治疗、心衰、房颤、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收集了包括基线临床数据、两年随访、手术器械在内的各项数据,以及以血液为主的生物样本,用于开展以心血管手术器械安全性主动监测为核心目标的各项研究。
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合作开展的心衰国际研究,专注于HFpEF的精准分型与个体化治疗。通过多维度数据和生物标志物,开发新诊断工具,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该项目已成功纳入来自RESCUER队列的6763例HF患者和来自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6900例HF患者。未来项目将持续扩大规模,推进国际合作与科研。
在国家发改委“促进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 - 医保基金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框架下,通过建设“全国医保流行病学研究”(National Insurance Claim for Epidemiology Research, 简称“NICER”)队列,成功的进行了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以及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已产出包括LANCET、JAMA、BMJ、EHJ等在内的众多有影响力的论文及新型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
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基于区域卫生平台,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开展了一系列公共卫生信息化探索,并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JACC、BMJ Open等期刊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人的学术论文。
本研究通过建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器械安全性研究队列,系统收集PCI患者的介入治疗相关器械(支架/球囊为主)的使用情况,对其安全性进行主动监测及评估,为监管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确保未审批及已审批的PCI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开展PFO封堵人群队列研究,评估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规范适应证选择,优化术前术后流程,提高治疗质量和预后,监测封堵器安全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参考,保障患者安全。
项目启动中……
项目启动中......